一、基礎很重要 實踐證明,“手工圖板”繪圖能力是計算機繪圖能力的基礎,學習CAD,需要一定的畫法幾何的知識和能力,需要一定的識圖能力,尤其是幾何作圖能力,一般來說,手工繪圖水平高的人,學起來較容易些,效果較好! 二、循序漸進 整個學習過程應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先了解計算機繪圖的基本知識,如相對直角坐標和相對極坐標等,使自己能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地掌握CAD的使用技術。 三、學以致用 在學習CAD命令時始終要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不要把主要精力花費在各個命令孤立地學習上;把學以致用的原則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使自己對繪圖命令有深刻和形象的理解,有利于培養自己應用CAD獨立完成繪圖的能力。 四、熟能生巧 要強迫自己做幾個綜合實例,詳細地進行圖形的繪制,使自己可以從全局的角度掌握整個繪圖過程。 需要掌握的技巧: 1、常見問題要弄懂 (1)同樣畫一張圖,有的人畫的大小適中,有的人畫的圖形就很小,甚至看不見,這是因為繪圖區域界限的設定操作沒有做,或雖用LIMITS命令進行了設定,但忘記了用ZOOM命令中的ALL選項對繪圖區重新進行規整。繪圖區域的設定是根據實際的繪圖需要來進行的。 注:現在有沒有LIMITS并不重要了,通常按1:1的尺寸繪圖就好了,但是需要掌握縮放和平移的基本技巧而已。關鍵是要了解繪圖比例和出圖比例的概念,在繪圖的時候就要考慮到最終出圖的比例,通過比例決定文字高度、標注樣式的設置。 (2)有人用虛線畫線,但發現畫出的線看上去像是實線,這是“線型比例”不合適引起的,也就是說“線型比例”太大,也可能是太小。結局問題的辦法是將線型管理器對話框打開,修改其“全局比例因子”至合適的數值即可。 注:最關鍵還是要對你的尺寸有個基本概念,如果尺寸很小,就將線型比例調整小一些,如果圖形尺寸特別大,就將線型比例調整大一些,線型的一個單元的長度一般都在10個單位以內。 (3)在進行尺寸標注以后,有時發現不能看到所標注的尺寸文本,這是因為尺寸標注的整體比例因子設置的太小,將尺寸標注方式對話框打開,修改其數值即可。 注:看到標注文字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打印出來后標注線和文字大小要合適,比如1:1繪圖,1:100打印,要求打印文字高度為3mm,那么標注文字的高度就應該設置為300,標注線的尺寸也要相應調大100倍。 以上三個問題僅僅是我上機過程中遇到的最典型的三個問題和困難。實際問題不勝枚舉,作為初學者徹底弄懂這些問題,很有必要,對提高繪圖質量和效率很有幫助。 2、有比較,才有鑒別 容易混淆的命令,要注意使自己弄清它們之間的區別。如ZOOM和SCAIE,PAN和MOVE,DIVIDE和MEASURE等等。 注:視圖縮放和平移跟圖形的縮放和移動初學者確實容易搞混。視圖的變化就象相機鏡頭的拉近拉遠、平移,圖形本身尺寸并不變,而圖形的移動和平移是對圖形的尺寸和位置進行了修改,自己對比一下很快就明白了 3、層次要分明 圖層就像是透明的覆蓋圖,運用它可以很好地組織不同類型的圖形信息。學習過程中,有的人圖省事,直接從對象特性工具欄的下拉列表框中選取顏色,線型和線寬等實體信息,這很不好,使得處理圖形中的信息不那么容易,要特別注意糾正自己的這一不好習慣。嚴格做到層次分明,規范作圖。我的體會是:養成良好習慣,受益匪淺。 4、粗線要清楚 使用線寬,可是用粗線和細線清楚地展現出部件的截面,標高的深度,尺寸線以及不同的對象厚度。作為初學者,一定要通過圖層指定線寬,顯示線寬。提高自己的圖紙質量和表達水平。 注:不同行業、同一行業的不同專業對圖層、顏色、線寬的要求也不一樣。設計單位對圖紙都是有明確的要求的,在學習的時候就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將來工作肯定有好處。 5、內外有別 利用CAD的“塊”以及屬性功能,可以大大提高繪圖效率!皦K”有內部塊與外部圖塊之分。內部圖塊是在一個文件內定義的圖塊,可以在該文件內部自由作用,內部圖塊一旦被定義,它就和文件同時被存儲和打開。外部圖塊將“塊”以文件的形式寫入磁盤,其他圖形文件也可以使用它,要注意這時候外部圖塊和內部圖塊的一個重要區別。 注:內部塊用B(Block)命令定義,外部塊用W(WBLOCK)來定義,無論定義內部塊和外部塊,指定合適的插入點都非常重要,否則插入圖塊的時候會很麻煩。 6、滴水不漏 圖案填充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是構成陰影區域邊界的實 1/2 12下一頁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