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泵常見故障 ( 一) 泵啟動后不能正常出水 1. 存在氣縛現象 離心式消防泵啟動之前沒有排空泵殼內殘存的空氣,由于空氣密度遠小于水的密度,致使啟動后葉輪雖然高速旋轉,但吸入口不能形成足夠的負壓,從而導致不能將液體吸入到泵殼內。這種離心泵不能正常出液的現象稱為氣縛現象。若吸入管路存在泄漏,泵在運行過程中也會發生氣縛現象。具有自動灌泵功能的離心泵,若自動灌泵系統存在故障,也不能保證泵啟動前泵殼內充滿被輸送的液體,從而影響泵的正常吸、排液。 2. 誤認為泵殼內已被灌滿液體 離心式消防泵停泵后沒有排空泵殼內的液體,一段時間內沒有啟動。當再次啟動后,由于吸入管路及底閥等部位存在閉合不嚴,導致泵殼內液體漏掉,而操作者沒能及時發現泵殼內未灌滿液體,致使消防泵不能正常工作。 3. 吸水管未伸入到液面以下 離心式消防泵啟動時,尤其是安裝在消防車上的離心泵,沒有將與泵連接的吸入管插入到消防水槽或其他貯水設施的液面以下,導致泵啟動后不能正常出水。 4. 泵啟動后未打開出水閥 泵正常啟動后應緩緩打開出口管路上的閥門,直到達到額定流量參數。若操作者因疏忽大意或者由于平時缺乏必要的訓練,在緊急狀態下忙中出錯,而沒有及時打開出水閥。這樣泵雖然啟動了,但仍然不能正常輸送消防用滅火劑。 5. 泵的葉輪逆轉 離心式消防泵往往采用電動機驅動。若電動機的正負極接反了,就會導致泵的葉輪逆轉,尤其是新安裝的或維修、更換的泵。泵的葉輪逆轉,就不能將液體壓送到出口管路,而吸入口不能形成一定的真空,從而不能保證泵啟動后正常吸入、排出液體。 6. 泵進出口管線設計存在缺陷 與泵連接的吸入和壓出管路的直徑應與泵的性能參數相匹配,通常吸入管徑稍大于壓出管徑。若泵出口管線設計不夠合理,直徑過大,會導致泵的輸出流量達不到工藝要求,從而影響泵的正常輸出液體。當吸入管路阻力過大時,消防泵吸入管路的真空表雖然有很大的真空度,但泵不能吸入液體,從而導致壓出管路無液體流出。若壓出管路阻力太大或葉輪旋轉受阻,消防泵壓出管路的壓力表雖然有壓力,但壓出管路也會沒有液體排出。 7. 濾網、底閥或葉輪堵塞 濾網是為了防止雜質被吸入泵內而使管路、葉輪等出現堵塞或磨損;底閥是單向閥,防止液體從泵內沿吸入管流出。若濾網、底閥或葉輪等部位存在堵塞現象,同樣會導致泵雖然啟動了,但不會有液體吸入,也不會有液體壓出。 ( 二) 汽蝕現象導致泵損壞 離心泵的實際安裝高度不能超過其最大允許安裝高度,即泵吸入口距離吸入池(槽)等設施液面的最大垂直距離。離心泵安裝高度過高會導致汽蝕現象,此時泵啟動后若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停泵,將會在短時間內導致葉輪、泵殼等產生蜂窩狀孔洞而使泵產生噪聲、振動或被損壞。同時,汽蝕現象還會進一步形成電化學腐蝕,加速金屬剝蝕的破壞速度。導致汽蝕現象的原因是泵的安裝高度不合適,致使葉輪葉片入口附近的液體壓力低于輸送溫度下液體的飽和蒸汽壓力時,液體就會在低壓區汽化形成氣泡 。 氣泡隨著葉輪高速旋轉,運動到液體壓力較 1/3 123下一頁尾頁 |